悬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装饰元素,位于悬山或歇山民居、宗教等建筑两端山面的博风板下面,垂于正脊而设。大多用模板雕刻而成,形状为鱼形,所以称之为悬鱼。它的存在,加强了山墙处博风板的整体性,使之更加牢固耐用。
关于悬鱼,出自一则羊续悬鱼的典故。此典故出自《后汉书.羊续传》。东汉灵帝中平年间,羊续被任为南阳太守。前任太守是个大贪官,衙门里的其他官员就觉得羊续也好不到哪儿去。就想找机会试试羊续。一个官员问他的书童:“你们羊老爷平时喜欢什么呀?”书童就说:“也没看出来老爷喜欢什么,就知道他平时喜欢吃鱼。”第二天这个官员就提了一条名贵的大鱼过来,羊续觉得不收好像有点不通人情,就让他放下了。过了半个月,这个官员又来送鱼,羊续让他往房梁上看,原来是他上次送的那条鱼。羊续明确表示下次请不要再送了。消息一出,以后再也没人敢给羊续送礼了。“悬鱼”,便成了清正廉洁的象征。
悬鱼在古建筑中,既具有结构性又具备装饰效果。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,悬鱼的形象逐渐变化,出现了各种装饰形态。如蝙蝠形状,寓意福气绵长。嵌入莲花的形状,取谐音,寓意年年有余;两条尾部相交的鱼,寓意双鱼喜庆。古建筑中的悬鱼多用木质结构,怕火,而鱼为水中之物,有水克火之意。